吴式太极名家答学者四问 学者问题一:吴式太极拳中“白鹤亮翅”的动作有“低头弯腰”与其它个式太极拳不同,其意为何? 答:此“白鹤亮翅“动作,系模仿白鹤(包括鸟类)的舒羽动作而来。因为鸟类舒羽,常用头部向身体后部的羽毛进行舒理。尤其是颈部比较长的鸟类,象鹤、鹅、孔雀等,都是将颈部扭向后部,用嘴舒理。其动作非常舒畅、轻柔鹤婉转。而吴式太极拳的特点也是这样。 吴式太极拳“白鹤亮翅“动作的要领是:利用身体向左扭动的同时,左掌外转,用的是“挒劲”。右臂上旋,用的是“掤劲”。具有防守和攻击的平衡作用。它的要点是:“内气与外势”混园一致。具有很好的柔韧行鹤协调性。
答: 这个问题很好。说明提问者能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,注意到传统理论的重要性。 在解释这个问题时,我们要先了解一下“字意”。“直”有直接、公正等意。“养”可解释为养育、滋养等。 《十三势行功心解》(一下简称为“心解”)讲的是内身的上乘修炼方法。我们可以吧气和劲理解为“太极”的阴阳两个方面。气是可以直接培养的,而气的运行必须达到呼吸沉稳、深长。要达到这一标准,必须锻炼腹式呼吸的应用。从现代科学中,我们可以了解到:气的吸入量与运动的成绩密切相关。在1923年Hill就提出最大吸氧量的概念。其公式为(VO2max)。 氧的吸入是要通过血液运输到肌肉而被肌肉所利用。肌肉所利用的最大耗氧量(以单位/时间)计算,则称为“最大摄氧量”。 氧的最大吸入量和最大摄氧量,是衡量运动成绩和效果的有效方法。 “心解”上讲的:“气以直养而无害”,意思是:“气”必须是直接吸取的,它对锻炼只有利而无害。此外,我们中国古代的气,讲的不仅是“呼吸气”。还包含“元气”。(要详细了解,请参阅拙作《太极本意》一文)。 “劲以曲蓄而有余”讲的应包括劲的储蓄和应用。劲可理解为“内力”。太极劲的储蓄是渐进的过程。是通过修炼而循序渐进的。而太极劲的发劲也是“含蓄”的,不能一泻到底。 必须指出的是:“在太极拳中,气与劲是阴阳两个方面。也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” 。 所以“心解”中所叙述的,始终环绕“气”与“劲”进行解释。读者应全面理解其中深意。关键之处在于:“顶头悬和变化虚实”。
答:这句话也出在《十三势行功心解》一文。但这句话的完整意义应是:“牵动往来气帖背,敛入脊骨。内固精神,外示安逸”。 在中国古代一些练气士认为:“气的运行路线是由丹田达到海底。抄尾闾缘背脊上行。经玉枕、天灵等穴。下过前额、人中、喉结、心窝、脐轮等处而归丹田”。所以“心解”上有“牵动往来气贴背”之说。关键之处是“内固精神,外示安逸”。 实际上,行气也可从丹田上行,沿上述路线,再回归丹田。犹如太极的阴、阳双鱼,相互循环。
答: 练太极拳,“静、轻、灵”是最为主要的。《太极拳论》开始就讲:“一举动,周身俱要轻灵”。这是练太极拳的运劲法则。 至于说练功夫是否需要练硬功夫?我不知道“硬功夫”指的是那些?我个人认为,练太极拳可以练些增强体力的,如刀、剑、枪、大杆等。但不宜练那些增加肌肉力量的。我在青年时代,曾在健身房练过健美,但效果很差。至于说为增加体力,练些腰腿力量的运动,还是可以的。但要分清主、次。尤其是需要科学性的锻炼。否则只有弊而无利. (责任编辑:admin) |